去年臺北市校園水痘群聚案件攀升,以國小22件(40%)占最多,但國中以上學校較105年同期增加9成,值得關注。面人工植牙對具有高傳染性的水痘疫情,學校與家長要加強防範。

水痘發疹前就具傳染力 症狀似活動假牙感冒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感染科主任顏永豐說明,水痘俗稱「出水珠」,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,傳染性高。潛伏期約2至3週,主要由皮膚接觸、空氣或飛沫傳染。好發於冬天與早春,初期出現全身痠痛、發燒、頭痛、腹痛、倦怠、食欲不振等症狀,容易誤認感冒,但2天後會冒出紅疹,從臉部擴散至全身,逐漸變成水泡,最後結痂。水痘發疹前2天就具傳染力,容易爆發校園群聚疫情。

一旦疑似罹患水痘,應盡速就醫,並請假約1週,暫停上學及所有課外活動,在家自我隔離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戴口罩、勤洗手,多休息並補充水份。穿著寬鬆衣物,如果水泡會癢可用溫水擦拭,不要塗抹乳液或藥膏。家長可為孩子戴上手套、剪短指甲,避免抓破,留下疤痕。水痘結痂後傳染力才會下降,始可重返校園。如果家中有尚未得過水痘的家人,必須嚴加隔離。

「全口重建」是為了改善口腔的不良現況,而將口腔內的狀況做了一個全新的改變。這其中的改變包括牙齒的外型、高度和上下齒列的咬合關係都重新建立。重建的方式可以以固定牙套、牙橋、活動假牙和植牙等方式來進行。全口重建有許多方式,如固定牙橋、活動假牙或是人工植牙;相較於傳統方式製作假牙需磨損兩旁健康牙以支撐固定,全口植牙重建則是使用人工牙根植入缺牙區當做地基,可保留兩旁的健康牙,在每次咀嚼都以人工牙根刺激牙床可避免齒槽骨吸收萎縮,並且具備高穩定特性!只要平常養成良好的牙齒清潔習慣以及定期回診檢查即可長久使用、減少植牙不適問題。全口植牙重建是屬較高難度的手術,需多方考量身體與口腔條件,針對牙周、牙骨進行良好培育。多數全口重建植牙患者已缺牙多年,牙齦與牙骨質已萎縮,需仰賴補骨重建齒槽骨高度,讓植體能順利植入,在這過程中需等待3-4 個月的傷口癒合期。 當植體植入後又需等待3-6 個月骨整合期才能安裝上固定牙冠,因此,進行全口重建植牙是需要患者與醫師雙方有耐性的配合、接受診治,精確落實診療計畫中的每一環節,才能順利重建口腔健康!

懷孕前至少3植牙過程個月 施打水痘疫苗避免畸胎

顏永豐主任表示,水痘二次感染的機會較低,但並非百分百,不過就算再次感染,症狀也會較輕微。從未得過水痘的人是高風險族群,成人才染上水痘,症狀會較為嚴重。一般人得水痘大約1周即可痊癒,而年長者、孕婦、免疫力差者(如癌症病人)得水痘,嚴重可能引發肺炎,致死率達10%至20%;1歲以下新生兒則可能併發腦炎,要特別小心。

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,但打疫苗不代表終身免疫,接種5年後,保護力會逐漸下降,建議未感染過水痘的高危險群,可自費接種第2劑疫苗,尤其是育齡婦女,如果懷孕初期得水微創植牙痘,可能造成畸胎,應在懷孕前至少3個月施打疫苗。

微創植牙即是所謂的不翻瓣植牙手術,此方式是在植牙手術時直接在牙肉及齒槽骨鑽孔,並不將牙齦切開併翻開露出手術區域,優點是縮小傷口,術後疼痛較少,但缺點是無法直視手術區域,牙齦下的齒槽骨狀況無法充份掌握,無形中增加植牙失敗的風險。 為執行微創植牙,病患的牙床骨質條件、齒槽骨寬度及高度皆需仔細評估,最好配合牙科電腦斷層攝影以了解手術區域的狀況方可施行,否則人工牙根植入時若發生植入錯誤,將減少使用年限及增加失敗風險。

鄭長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